

給患者做預防壓瘡的健康教育,這一篇就全了!為方便廣大護考生備考,昭昭醫(yī)考網特整理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到你
壓瘡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是長期臥床者、坐輪椅者和老年人中常見的并發(fā)癥。近年來,壓瘡問題的發(fā)生呈現上升的趨勢。一旦發(fā)生壓瘡,不僅增加病患的痛苦,增加感染機會,延長住院時間,加重家庭負擔,甚至還可能威脅到生命。
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的壓瘡是可以預防的。本文將壓瘡的基本知識、壓瘡的好發(fā)人群、好發(fā)部位以及預防講解給各位護理同仁,以提高護士們對住院病人及居家患者罹患壓瘡的認識,掌握壓瘡預防和護理的方法,從而降低壓瘡的發(fā)生率,減輕痛苦。
什么是壓瘡你了解嗎?
壓瘡:又叫褥瘡。是指任何因壓力沒有解除而導致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損傷,常見于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長期坐輪椅不能站立和行走者,表現可以為局部皮膚發(fā)紅,嚴重者可形成深達肌肉或骨骼的深洞。
壓瘡因局部受壓時間不同而表現不同。預先采取預防措施,可以避免壓瘡往深處進展。
Ⅰ期(早期):皮膚完整,骨突處出現壓紅,壓力去除30分鐘后發(fā)紅不退。此期可通過翻身、受壓處減壓,來避免壓瘡進一步往深處發(fā)展。
Ⅱ期:皮膚破損或出現水泡。此期注意減壓,保持皮膚清潔,保護創(chuàng)面,防止感染發(fā)生。
Ⅲ期:皮膚破損,傷到脂肪層。此期注意減壓,創(chuàng)面保護,定期換藥,定期到醫(yī)院就診。
Ⅳ期:皮膚破損,組織壞死或損害到骨骼、肌肉或肌腱組織。此時治療較困難,除加強翻身,減壓措施外,需定期換藥,定期到醫(yī)院就診。
特別提醒
對于深度壓瘡必須盡早去醫(yī)院就診,進行傷口處理,延誤時間將使傷口治療難度增加,錯過治療時機。
哪些人群容易發(fā)生壓瘡?
1.神志不清;
2.中風、脊髓損傷、肢體麻痹;
3.長期臥床者、植物人;
4.癌癥晚期;
5.高齡:年齡≥65歲;
6.消瘦或肥胖;
7.潮濕、大便或小便不能控制、大量出汗;
8.糖尿病患者;
9.營養(yǎng)不良、體質虛弱;
10.心血管疾?。喝缧呐K衰竭。
11.骨折后外固定限制:如支具、牽引、石膏、夾板等。
假如在護理過程中發(fā)現患者有以上的情況存在,請注意預防壓瘡的發(fā)生。
見到的壓瘡,主要為以下幾類病人:
⑴昏迷及癱瘓的;
⑵臥床不起、體質虛弱的;
⑶骨折后長期固定或臥床的;
⑷強迫體位的;
⑸合作性差的;
⑹手術的。
你知道哪些部位容易發(fā)生壓瘡嗎?護理人員或病人家屬能認識到壓瘡的好發(fā)部位,就可以提前做好防護措施。
易發(fā)部位
哪些危險因素會促進壓瘡的發(fā)生?
壓瘡的起因主要是壓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潮濕。因此限制在床上或椅子上、不能移動、大小便失禁、營養(yǎng)差及意識不清等都會增加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
壓瘡多發(fā)生于無肌肉包裹或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又經常受壓的骨突處。根據臥位不同,受壓點不同,好發(fā)部位也不同。臨床上95%的壓瘡發(fā)生在下半身的骨隆突上,比較典型的壓瘡發(fā)生部位為骶尾部、股骨大轉子、坐骨結節(jié)、足跟及外踝。
尋找危險因素
假如有以下的情況,請注意壓瘡的預防。
1.臥床或坐輪椅:如果躺在床上超過2個小時、長期坐在椅子或輪椅上者,都有可能促使壓瘡的發(fā)生。那些處在昏迷、截癱或髖部骨折的病人危險性高。如果你能自行移動體位,則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會低很多。
2.不能移動:如果你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不能自己改變體位,你就處在最大的危險中。
3.大小便失禁:如果您的皮膚一直處于尿液、糞便、汗液或者引流液的浸漬中。這些因素會刺激你的皮膚,使你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增高。
4.營養(yǎng)狀況差:如果你不能進食平衡飲食,你的皮膚就可能營養(yǎng)不足。如果皮膚不健康則更容易發(fā)生壓瘡。
5.意識下降:當意識下降時,個體就不能有效活動以預防壓瘡。
壓瘡能預防嗎?如何預防?
“預防壓瘡發(fā)生”被一致認為是最經濟的壓瘡護理手段。那么如何來預防壓瘡的發(fā)生呢,根據本文護理,可以幫助患者降低發(fā)生壓瘡的危險。
1.觀察皮膚
每天至少一次,尤其是對于那些局部已不再受壓,而皮膚依然發(fā)紅的部位,要加強觀察局部采用減壓措施,如軟枕、翻身墊、水墊、氣墊床及新型敷料如水膠體敷料或泡沫敷料等。
2.保持皮膚干燥、清潔
當皮膚被汗液、大小便或引流液等弄濕后,要及時清洗干凈。使用軟毛巾、濕巾紙或者柔軟棉布來清潔皮膚以減少對皮膚的損傷。潤膚露、潤膚油、皮膚保護膜、賽膚潤或透明薄膜等可以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到尿液、糞便或者傷口引流液。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骶尾部容易受潮,在肛門周圍的皮膚上涂擦皮膚保護劑。不可直接臥于橡膠單或者塑料布上。
3.防止皮膚受損
⑴避免摩擦,在更換體位時要完全抬空身子,不要拖、拉。摩擦會磨去表層的皮膚并損傷到皮下的血管,你可以使用掛在頭頂的吊架來協(xié)助抬空身子,護士或其他人可使用床單來抬空你。皮膚保護膜可以于減少摩擦造成的損傷。
⑵床上解大便時,放便盆時動作要輕,防止損傷皮膚。
4.如有糖尿病或血液疾病,需要特別小心照顧皮膚。
5.間歇性解除壓力,是預防和治療壓瘡最有效的方法。
⑴如果你躺在床上,需要至少2小時更換一次體位。操作前你的指甲要剪短,避免擦傷皮膚。翻身時要抬空身體,避免推、拖、拉等動作,防止擦傷皮膚。翻身后要觀察受壓部位的皮膚顏色、壓痕、有無皮膚損傷。翻身后將床單、被褥、衣服整理好,做到平整、干燥和清潔。
⑵如果你長期坐位休息,每15-20分鐘抬高臀部一次,每次抬空1分鐘以上。
⑶如果沒有病情限制,側臥或床頭抬高以不超過30°為宜。
⑷使用防護墊,如軟枕、水墊、三角墊、泡沫墊、翻身墊、氣墊床或者其它減壓墊支托病人,減輕壓力,避免皮膚長期受壓。
⑸骨頭突出的部位以軟枕或減壓墊防護。
6.保持床鋪清潔、平整、干燥,及時擦凈汗液,注意保暖。
7.使用軟枕或腳圈懸空足跟,防止足跟受壓。
8.使用新型敷料,減輕壓力,減少摩擦力,保護脆弱皮膚,促進局部血運,加強皮膚營養(yǎng)。如水膠體敷料、泡沫敷料及液體敷料等。
9.增進全身營養(yǎng)
⑴平衡飲食。平衡飲食包括每天進食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面等),蛋白質(比如:肉奶、蛋等),脂肪(比如油),維生素(比如各類蔬菜、水果等)。以促進機體的康復和保持皮膚的健康。健康的皮膚具有更強的對抗有害因素的能力。
⑵如果你不能進普通飲食,要與你的醫(yī)生商量使用營養(yǎng)補充劑。
長期臥床者注意事項
1.每天至少觀察皮膚一次。
2.需要時洗澡,保持舒適和清潔。
3.防止皮膚過干。
4.避免使用環(huán)形墊。
5.減少摩擦,擺放體位時要抬空不要拖、拉。
6.至少每2小時更換體位,使用軟枕來保持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不互相接觸。當側臥位時,避免直接臥在骨突處,使用翻身墊防護,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側臥或床頭太高不宜超過30°。如果你完全喪失了移動能力,可將枕頭放在小腿下,以保持腳后跟抬空,不要將枕頭放在腘窩下。
7.含泡沫、空氣、凝膠或水的特殊墊子,這些床墊可以幫助你預防壓瘡。
8.適度抬高床頭,根據需要盡可能縮短時間,如果沒有其他禁忌癥,床頭不要抬得過高,因為當床頭抬高超過30度時,你更容易從床面上下滑,在這過程中會損傷到皮膚和小血管從而發(fā)生壓瘡。
輪椅或坐椅病人注意事項
1~6與“臥床病人注意事項”同。
7.每小時更換體位,病人如果不能自己自行改變體位則需要每小時給予重新擺放體位,坐椅的病人如果自己能在抬空身子,則每15-20分鐘予以抬空身子。同時保持良好的坐姿和保持舒適坐位都很重要。
8.泡沫、凝膠或空氣墊可用于減壓,避免使用環(huán)形坐墊,如氣墊圈套或輪胎等,因為它會減少周邊的血供引起組織腫脹,增加得壓瘡的危險性。
大小便失禁病人注意事項
1.一旦有浸漬要盡快清潔皮膚。
2.評估和治療尿液滲漏或大便失禁情況。
如果不能控制潮濕,使用滲液吸收墊以盡早吸收使皮膚干燥,使用潤膚露、潤膚油、皮膚保護膜或賽膚潤以保護皮膚。
預防壓瘡的誤區(qū)
旨在告訴你或你的家人如何降低壓瘡發(fā)生的危險性。預防壓瘡時,并不需要使用。
1.避免使用環(huán)形的氣圈類東西。因為環(huán)形的墊子可使周邊組織血供減少,而致組織腫脹引起壓瘡。
2.避免按摩,按摩會使骨突出組織血流量下降,水腫變形分離。
3.避免使用烤燈。烤燈容易使皮膚干燥組織細胞代謝及需氧量增加進而造成細胞缺血甚至壞死。
4.其它:頻繁、過度清潔皮膚,熱水或酒精擦拭皮膚,獨自搬動危重病人,摩擦作用于表皮,能去除外層的保護性皮膚,促進了壓瘡的發(fā)生。
所有的預防手段,最好的措施應當是基于患者的個人狀況,請選擇你所需要的預防措施。
重點閱讀:
1、2022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報考重要時間節(jié)點
2、2022年衛(wèi)生資格考試人機對話各專業(yè)具體考試時間公布
更多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相關資訊,請持續(xù)關注昭昭醫(yī)考網!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9.65MB 下載數1489 下載
8.36MB 下載數2365 下載
10.49MB 下載數7594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