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中西醫(yī)從業(yè)者正在緊張復習。為了幫助參加2019年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的考生順利復習,2019年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醫(yī)師婦科考試中心:單元1-昭昭醫(yī)考官網收集整理了2019年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醫(yī)師婦科考試中心:1單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學
要點:
骨盆成分
骨盆的分界
骨盆類型
骨盆成分
1.骨骼:骶骨、尾骨、髖骨(髂骨、恥骨、坐骨)
2.關節(jié):
恥骨聯(lián)合
骶髂關節(jié)
骶尾部關節(jié)
3.韌帶:
骶棘韌帶
骶骨結節(jié)韌帶
骨盆的分界
骨盆根據連接恥骨聯(lián)合上緣、髂恥骨緣和骶骨上緣的線可分為假骨盆和真骨盆。
1.假骨盆:又稱大骨盆。
2.真骨盆:又稱小骨盆和骨產道。
邊界:真骨盆,假骨盆
骨盆類型
女型:比較常見。
男性型:比較少見,也叫漏斗骨盆。
類人猿型。
平板型。
內外生殖器
要點:
外陰的范圍和構成
內生殖器及其功能
中醫(yī)對女性生殖器的認識
外陰的范圍和構成
(1)陰阜
(2)大陰唇
(3)小陰唇
(4)陰蒂
(5)陰道前庭
1.前場球
2.大前庭腺
3.尿道外口
4.陰道開口和處女膜
內生殖器及其功能
女性內生殖器位于真正的骨盆。
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和卵巢,后兩者常被稱為子宮附件。
(1)陰道
它是性交的器官,也是經血排出和胎兒娩出的通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頂部為寬管,底部為窄管。上端包繞宮頸,下端開口于陰道前庭后部。前壁長約7~9cm,毗鄰膀胱和尿道,后壁長約10~12cm,靠近直腸。子宮頸周圍的部分稱為陰道穹窿,可分為前部、后部、左側和右側。后穹窿zui較深,緊鄰骨盆zui下部的直腸陰道凹陷,臨床上可穿刺或引流。
陰道壁由粘膜、肌層和纖維組織膜組成。陰道壁有許多橫向皺紋和彈性纖維,延展性很大;富含靜脈叢,局部損傷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腫。陰道粘膜被多個鱗狀上皮覆蓋,無腺體,在性激素影響下周期性變化。肌層由內環(huán)和外縱平滑肌組成。
(2)子宮
1.職位形式
當子宮沒有懷孕,當懷孕是足月的時候,
重量50g1000g(20次)
體積分別為5ml和5ml5000ml(1000倍)
尺寸753cm352522cm
峽部的長度和比例為1cm7~10cm
子宮腔呈上寬下窄的三角形。在子宮體和子宮頸之間形成嘴狹窄的部分稱為子宮峽部,在非妊娠期約1cm,其上端為解剖學內開口,下端為組織學內開口。孕期子宮峽部逐漸伸長,至妊娠末期達7~1ocm,形成子宮下段,成為軟產道的一部分。宮頸腔呈梭形,稱為宮頸管。成年女性約3厘米長,下端為宮頸外口,與陰道相連。子宮頸以陰道為界,分為子宮頸上部和陰道。非孕婦宮頸外口圓;產婦因分娩引起的橫裂分為上唇和下唇。
2.組織結構子宮和子宮頸的組織結構是不同的。
(1)子宮壁由外向內分為漿膜層(即內臟腹膜)、肌層和子宮內膜層。
子宮內膜層始于青春期,子宮內膜受卵巢激素影響。其表面三分之二周期性變化,稱為功能層,其余三分之一稱為基底層。
子宮肌層由平滑肌和彈性纖維組成,非妊娠時約0.8cm厚。它可以分為三層:外層是縱向的,內層是橫向的
(2)宮頸主要由結締組織組成,也含有平滑肌纖維、血管和彈性纖維。宮頸管粘膜上皮細胞高度柱狀,腺體分泌堿性粘液,形成粘液栓,與外界隔離。粘液栓的組成和特征在性激素的影響下周期性變化。宮頸陰道被表面光滑的鱗狀上皮覆蓋。子宮頸外柱狀上皮和鱗狀上皮的交界處是宮頸癌最常見的部位。
正常子宮頸
3.子宮韌帶包括圓韌帶、闊韌帶、主韌帶和子宮骶骨韌帶,與盆底肌和筋膜一起用于維持子宮的正常位置。
(3)輸卵管
輸卵管是一對細長彎曲的管狀器官,內側與子宮角相連,外端游離,長約8~14cm。可分為間質部、峽部、壺腹部和傘部。受精卵作為卵子和精子相遇的地方,從輸卵管流向子宮腔。輸卵管傘有“撿蛋”的功能。
從后面看-輸卵管,卵巢
輸卵管壁由漿膜層、平滑肌層和粘膜層組成。當平滑肌收縮時,可使輸卵管從遠端向近端蠕動,從而輔助受精卵向宮腔移動。粘膜上皮細胞分為纖毛細胞、纖毛細胞、楔形細胞和未分化細胞。纖毛細胞的纖毛從外端擺動到子宮,有利于卵子的運輸;纖毛細胞具有分泌功能;楔形細胞可能是無纖毛細胞的前體,隨月經周期變化;未分化細胞是上皮儲備細胞。
(4)卵巢
1.卵巢的位置和形狀是一對性腺,呈扁圓形。外側部分通過骨盆漏斗韌帶與盆腔壁相連,內側部分通過固有卵巢韌帶與子宮相連。卵巢前緣中間有一個卵巢門,卵巢血管和神經從中進出。成年女性卵巢大小約4cm3cm1cm,體重5~6g,灰白色,絕經后萎縮變硬。
2.組織結構卵巢表面無腹膜,由單層立方上皮覆蓋,稱為生發(fā)上皮。里面有一層纖維組織,叫做卵巢白膜。再向內是卵巢實質,可分為皮質和髓質。外層是皮層,皮層是卵巢的主體。它由發(fā)育中的卵泡、黃體及其退化的殘余結構和間質組織組成。髓質由疏松的結締組織、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管和少量與卵巢懸韌帶連續(xù)的平滑肌纖維組成。
中醫(yī)對女性生殖器的認識
外陰,中醫(yī)古籍中稱為外陰,又稱四邊形。
陰道,稱為兒童腸、產道和隧道。
子宮,稱之為女子胞,又稱胞宮、胞臟、子臟、子處、子宮、血室。
子宮頸外口,稱為子門、子戶。
處女膜,稱為玉門(未嫁)、龍門(未產)、胞門(已產)。
小結
名稱陰戶陰道胞宮子門
別名四邊子腸、產道、地道女子胞、子宮、子處、血臟、血室、子臟子戶
西醫(yī)外陰陰道子宮子宮頸外口
功能防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門戶,排月經、泌帶下、排惡露之出口,合陰陽之入口,又是娩出胎兒、胎盤之產門。排出月經、分泌帶下的通道,陰陽交合的器官,娩出胎兒的路徑。主行月經、分泌帶液、種子育胎、發(fā)動分娩、排瀉惡露。防御外邪入侵的第二道關口,排月經、泌帶液、娩出胎兒的通道。
其他處女膜:玉門、龍門、胞門
鄰近器官
要點:
女性生殖器的鄰近器官
女性生殖器的鄰近器官主要有尿道、膀胱、輸尿管、直腸、闌尾。
鄰近器官
【A1型題】
古籍中有關子宮的名稱中錯誤的是()
A.胞宮
B.女子胞
C.子處
D.子門
E.血室
【正確答案】D
【A1型題】
“子門”一詞早見于()
A.《靈樞·水脹》
B.《類經》
C.《備急千金要方》
D.《婦人大全良方》
E.《千金要方》
【正確答案】A
【A1型題】
關于生殖器的中醫(yī)稱謂,與宮頸相應的是()
A.胞臟
B.子處
C.子門
D.陰門
E.陰戶
【正確答案】C
【A1型題】
中醫(yī)對外生殖器的描述中,不包括()
A.子門
B.陰器
C.陰戶
D.陰門
E.產門
【正確答案】A
【A1型題】
“陰戶”一詞早見于()
A.《婦人大全良方》
B.《校注婦人良方》
C.《黃帝內經》
D.《神農本草經》
E.《金匱要略》
【正確答案】B
骨盆底
要點:
骨盆底的解剖結構
會陰
骨盆底的解剖結構
骨盆底由多層肌肉和筋膜組成,封閉骨盆出口,盆腔臟器賴以承載并保持其正常位置。若骨盆底的結構與功能異常,可影響盆腔臟器的位置和功能,甚至引起分娩障礙;而分娩處理不當,亦可損傷骨盆底。骨盆底可分為三層:
1.外層在外生殖器、會陰皮膚及皮下組織的下面,包括會陰淺筋膜及其深面的球海綿體肌、坐骨海綿體肌、會陰淺橫肌三對肌肉和肛門外括約肌,此層肌肉的肌腱會合于陰道外口和肛門之間,形成中心腱。
2.中層為泌尿生殖膈。由上下兩層堅韌的筋膜及一薄層肌肉組成,覆蓋于骨盆出口平面的前三角形平面上,故亦稱三角韌帶。其上有尿道及陰道從中穿過。兩層筋膜間有一對由兩側坐骨結節(jié)到中心腱的會陰深橫肌和尿道周圍的尿道括約肌。
3.內層為盆膈,是骨盆底zui里面、zui堅韌的一層,由肛提肌及其筋膜所組成,有尿道、陰道和直腸穿過。肛提肌是位于骨盆底的成對扁闊肌,向下、向內合成漏斗形,每側肛提肌從前內向后外由恥尾肌、髂尾肌、坐尾肌三部分組成。肛提肌有上提和增強盆底托力的作用,又因部分肌纖維在陰道及直腸周圍密切交織,還有加強肛門和陰道括約肌的作用。
會陰
會陰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陰是指封閉骨盆出口的所有軟組織。狹義的會陰是指陰道口與肛門之間的軟組織,厚約3~4cm,又稱會陰體。會陰的伸展性大,妊娠后組織變松軟,有利于分娩。但亦可對胎先露形成阻礙,故在分娩時應注意保護會陰并視情況適時切開。
血管、淋巴及神經
要點:
血管
淋巴
神經
血管
1.動脈女性內、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卵巢動脈、子宮動脈、陰道動脈和陰部內動脈。
2.靜脈盆腔靜脈在相應器官及其周圍形成靜脈叢,互相吻合,故盆腔靜脈感染易于蔓延。卵巢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右側匯入下腔靜脈,左側匯入左腎靜脈,故左側盆腔靜脈曲張較多見。
淋巴
主要包括外生殖器淋巴與盆腔淋巴兩組。
1.盆腔淋巴①髂淋巴組:收集來自陰道上部、宮頸、子宮及膀胱的淋巴。②腰淋巴組:收集宮體、宮底、輸卵管及卵巢的淋巴。③骶前淋巴組:收集來自直腸、陰道后壁及子宮等的淋巴。
2.外生殖器淋巴分深、淺兩部分,均匯入髂淋巴組。①腹股溝淺淋巴結:分上、下兩組。上組收集外生殖器、陰道下段、會陰及肛門等部的淋巴液;下組收納會陰及下肢的淋巴液,其輸出管大部分注入腹股溝深淋巴結,少部分注入髂外淋巴結。②腹股溝深淋巴結:主要收納陰蒂、腹股溝淺淋巴,匯入閉孔及髂內等淋巴結。
神經
女性內、外生殖器官由軀體神經和自主神經共同支配。外生殖器官主要由陰部神經支配,內生殖器官主要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支配。子宮平滑肌有自律活動,完全切斷其神經仍能有節(jié)律地收縮,還能完成分娩活動。臨床上可見下半身截癱的產婦仍能自然分娩。
以上是2019年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醫(yī)師婦科考試中心:單元1-昭昭醫(yī)考官網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復習和資料,詳情關注昭昭醫(yī)考官網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欄目!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2.3MB 下載數2365 下載
10.3MB 下載數3652 下載
9.65MB 下載數2659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