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昭昭老師認真給考生的編輯針灸考試內容,請和昭昭老師一起復習
1.十二經(jīng)脈是手三陰經(jīng)(肺、心包、心)、手三陽經(jīng)(大腸、三焦、膀胱)、腳三陽經(jīng)(胃、膽、膀胱)、腳三陰經(jīng)(脾、肝、腎)的總稱,是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主體,也稱“正經(jīng)”。
2.十二經(jīng)脈運行規(guī)律:上肢內側手三陰經(jīng)、下肢內側腳三陰經(jīng)、上肢外側手三陽經(jīng)、下肢外側腳三陽經(jīng)。按直立位,雙臂下垂,拇指向前,上肢和下肢內側分別分為前、中、后三條區(qū)線。手足陽經(jīng),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孫在后;手足陰經(jīng),前為太陰,中為厥陰,后為少陰。其中內踝以上8寸以下的足三陰經(jīng),前為厥陰,中為太陰,后為少陰,上至內踝以上8寸,太陰降服厥陰之前。
3.骨骼測量表
特殊穴位:少澤——具有催乳素作用;陰糾正孕婦胎位不正和延期分娩;三陰交——雙向調理月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豐隆、中灣華壇雪瑤;勞宮穴——治療血壓突然升高;內關穴——可防治心絞痛,調節(jié)心律。
1.頭暈嚴重者可刺人于中,素食,基礎治療內關、足三里;艾灸百會、關元、氣海。
2.女性來月經(jīng)時,如果不是為了調經(jīng),取三陰交、合谷、昆侖、尹稚等穴位。應該小心針刺以疏通經(jīng)絡,促進血液循環(huán)。懷孕期間禁止刺痛。
3.艾灸的作用:溫經(jīng)散寒,扶陽散結,祛瘀散結,防病保健。
4.三棱針療法具有溫經(jīng)通絡、開竅消腫、止痛的作用,適用于各種實證、熱證、血瘀、疼痛。多見于一些急慢性疾病。
以上是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老師為考試準備的知識點,希望對考試有幫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2.3MB 下載數(shù)2365 下載
10.3MB 下載數(shù)3652 下載
9.65MB 下載數(shù)2659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