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幫助順利參加2019年臨床醫(yī)師復習的考生,小編收集整理了2019年臨床醫(yī)師實踐技能:骨髓穿刺-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骨髓穿刺術
跡象
1 .各種原因和各種類型的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發(fā)性骨髓瘤、轉(zhuǎn)移性腫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纖維化、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癥等引起的貧血。
一些寄生蟲病,如瘧疾、黑熱病和其他可檢測的寄生蟲。
3長期發(fā)熱,肝脾淋巴結(jié)腫大,骨髓穿刺可確診。
骨髓穿刺也可以觀察一些疾病的療效。
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的選擇髂前上棘:常以髂前上棘后1 ~ 2 cm為穿刺點,此處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安全;髂后上棘:位于骶骨兩側(cè),臀部上方。胸骨柄:富含骨髓。以上部位穿刺失敗時,可用于胸骨柄穿刺,但此處骨質(zhì)較薄,其次是心房和大血管,很少能避免穿刺的危險;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起點,很少使用。
2.位置胸骨和髂前上棘應置于仰臥位。穿刺髂后上棘時應取側(cè)臥位。腰椎穿刺應在坐姿或側(cè)臥位。
3.皮膚常規(guī)消毒,戴無菌手套,鋪消毒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至骨膜。
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合適的長度(髂骨穿刺約1.5厘米,肥胖人群約1.0厘米),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膚,右手持針在骨面上垂直穿刺(胸骨柄穿刺時,穿刺針以30 ~ 40的角度斜穿)。穿刺針碰到骨頭,左右旋轉(zhuǎn),慢慢鉆骨頭。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將內(nèi)塞抽出1cm,拔出針芯,連接注射器,用適當?shù)牧Χ嚷?,使少量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骨髓液的吸量應為0.1 ~ 0.2 ml。取下注射器,將骨髓液推到載玻片上,由助手快速做5 ~ 6次涂片,送去檢查細胞形態(tài)和細胞化學染色。
6.如果需要骨髓培養(yǎng),連接注射器,向培養(yǎng)液中泵入2 ~ 3毫升骨髓液。
7.如果無法抽取骨髓液,可能是針腔內(nèi)充滿皮膚、皮下組織或骨碎片,或者是針插入過深或過淺,針尖不在骨髓腔內(nèi)。此時,應再次插入針芯,稍微旋轉(zhuǎn)或鉆出一點或抽出一點,并拔出針芯。如果針芯上發(fā)現(xiàn)了血液,進一步抽吸可以獲得骨髓液。
8.抽吸后,插入針芯,輕輕旋轉(zhuǎn)拔出穿刺針,然后用無菌紗布覆蓋針孔,輕輕按壓,用膠帶固定。
需要注意的事項
1.穿刺針入骨后避免過度擺動,以免折斷。
2.胸骨柄穿刺不應垂直插入,也不應用力過猛,以免穿透內(nèi)側(cè)骨板。
3.抽吸骨髓液時,逐漸增加負壓。檢查細胞形態(tài)時,抽吸量不宜過多,否則會稀釋骨髓液,但不宜過少。
4.抽取后應立即涂抹骨髓液。
5.多次干泵時應進行骨髓活檢。
6.注射器和穿刺針必須干燥,以免溶血。
7.手術前,檢查凝血時間和血小板。
禁忌征候
血友病患者禁止骨髓穿刺。
有局部皮膚感染或腫瘤時不要穿刺
以上是2019年臨床醫(yī)師實踐技能:骨髓穿刺-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希望考生積極備考,多關注2019年臨床實踐技能考點。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nèi)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8.54MB 下載數(shù)8569 下載
7.36MB 下載數(shù)6598 下載
7.98 下載數(shù)5698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