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醫(yī)考試正在進行緊張的復習。為了幫助參加2021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復習成功的考生,小編收集整理了2021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手術考點:乳腺疾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乳房疾病
乳腺與臟腑經絡關系的要點
乳房與經絡關系密切,如:足陽明胃經貫穿乳房;足太陰脾經胃上膈,分布于胸;足厥陰肝經上膈,胸臥乳頭周圍;足少陰的腎通過肝膈與乳房相連。崇仁二脈始于細胞,任人脈循腹而上至關元至胸;沖脈向上夾臍,在胸中展開。所以說“男性乳頭屬肝,乳房屬腎;女人的乳頭屬于肝,乳房屬于胃。
乳腺腫塊檢查要點
及時正確的乳腺檢查對乳腺疾病的早期發(fā)現和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乳房檢查的位置可以是坐位或仰臥。
檢查時患者坐直,兩側乳房完全暴露,以便詳細對比。注意乳房的形狀和大小是否對稱;乳房表面是否有腫塊或凹陷;乳頭位置是內縮還是凸起;乳房皮膚是否發(fā)紅、水腫、橘皮樣、濕疹樣改變等。乳房的淺靜脈是否擴張,如果乳房皮膚凹陷,患者可以將手臂舉過頭頂,或者用手托起整個乳房,那么凹陷的部分就更明顯。
觸摸檢查
先檢查健康的乳房,再檢查患病的乳房進行對比。正確的檢查方法是將四個手指放在一起,用指尖平放在乳房上輕輕觸摸。不要用手指夾住它們,否則夾住的腺體組織會被誤認為乳房腫塊。順序是先觸摸整個乳房,然后按一定順序觸摸乳房的四個象限:內上象限、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內下象限,再觸摸乳暈,注意有無血液從乳頭溢出。醉后觸摸腋窩、鎖骨下和鎖骨上區(qū)域。
觸診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乳房發(fā)現腫塊時,應注意腫塊的位置、形狀、數量、大小、質地、邊界、表面狀況、活動性和壓痛性。
如果腫瘤附著在皮膚上,可以用手指輕輕提起腫瘤附近的皮膚,確定是否有粘連。
在選擇乳腺檢查的時間時,zui的時間是月經來潮的第7 ~ 10天,這是乳腺生理zui的穩(wěn)定期,很容易查出是否有疾病。
確定一個腫塊的性質,需要結合年齡、病史等輔助檢查方法。
乳房癰
關注乳腺癰的病因病機
乳汁淤積是醉的常見原因。初產婦乳頭斷裂,或乳頭變形凹陷,影響全母乳喂養(yǎng);或母乳喂養(yǎng)方法不當、乳汁消耗過多、或斷奶不當,均可導致乳汁淤滯、乳絡堵塞結塊、積滯熱沖膿腫脹。
肝郁胃熱不暢,肝氣郁結,泄失厥陰之氣;產后飲食不良,脾胃紊亂,陽明胃熱郁結,可使乳絡阻滯,郁積,化熱為乳癰。
感受外感邪氣,產婦身體出汗受風,或哺乳暴露于外感邪氣;或者如果寶寶喝牛奶睡覺,嘴里的熱毒侵入乳腺毛孔,會使乳腺絡脈淤塞,變成癰。
乳腺癰的臨床表現
多見于產后3 ~ 4周的哺乳期婦女。
從一開始,乳頭就經常皸裂。母乳喂養(yǎng)時乳頭感覺刺痛,伴有乳汁淤積或結塊,乳房局部腫脹疼痛,膚色不紅或微紅,皮膚不熱或微熱。或伴有全身不適、惡寒發(fā)熱、食欲不振、脈滑。
膿液誘發(fā)的乳房腫塊是
潰瘍后膿腫成熟,可潰瘍或手術切口排出。膿液排出通暢,腫脹疼痛減輕,寒熱逐漸消退,瘡也逐漸愈合。如果潰爛后膿液排出不暢,腫脹不消,疼痛不減,體熱不退,就可能形成袋狀膿液,或者膿液擴散到其他乳絡形成乳房癰。也有潰瘍后瘡溢奶,時間久了也不愈合,導致漏奶的情況。
要點:乳腺癰的辨證論治及化膿期切口要求
淘汰才是最重要的。停滯的主要原因是疏通,而化膿性患者的主要原因是排膿徹底。
辨證論治
氣滯熱滯證
證候:乳汁停滯結塊,膚色不變或微紅,腫脹疼痛。伴有惡寒發(fā)熱、全身酸痛、口渴、便秘、苔薄、脈數。
治療:疏肝清胃,催乳消腫。
處方:瓜蔞牛蒡湯。牛奶停滯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路路等;當歸、赤芍、桃仁等。
熱毒過度證
證候:乳房脹痛,皮膚紅熱,腫塊軟,有指壓感?;蚯虚_引流膿液后引流不暢,腫脹、熱痛未消除,有“膠囊傳遞”現象。熱盛,舌紅,苔黃膩,脈數。
治療:清熱解毒,托利透膿。
處方:頭膿粉加味。如果天氣很熱,可以加入石膏、知母、金銀花、蒲公英等。口渴者加瓜蔞、鮮蘆根。
氣虛毒愛證
證候:化膿后乳房腫脹疼痛雖輕,但瘡中膿液不斷流出,膿液清稀,愈合緩慢或形成漏乳。全身疲勞,面色蒼白,或低燒,飲食減少。舌淡,苔薄,脈弱。
治療:補氣托毒。
處方:托里消毒粉。
化膿性切口的要求
當膿腫形成時,應及時切開,在波動和壓痛明顯的地方排出。切口應朝向乳絡方向,并與膿腔基部大小一致。切口位置應選擇在膿腫下部,使引流通暢,無袋膿,避免手術損傷乳腺側支造成乳房漏。膿腫小而淺者,可用針吸法排膿或用火針排膿。
乳房癰的預防及護理
懷孕5個月后,用溫開水或肥皂水清洗乳頭。乳頭內陷的可以經常提起矯正。
護士應該是氣質詹妮弗,情緒穩(wěn)定。不要吃辛辣、燒烤的東西,要吃油膩、甜膩的產品。
保持乳頭清潔,不要讓寶寶帶奶睡覺,注意寶寶口腔的清潔;要定期母乳喂養(yǎng),每次都要吸空乳汁。如果有停滯,可以用按摩或吸奶器幫助排出乳汁。
乳頭有淤青或開裂,可涂香油或蛋黃油;如果身體其他部位有化膿性感染,要及時治療。
斷奶時,應在斷奶前逐漸減少母乳喂養(yǎng)的時間和頻率。斷奶前,可煎服生麥芽60g、生山楂60g代替茶葉,芒硝60g裝入紗布袋外敷。
用胸罩或三角巾撐起病奶,流膿未成功者可減輕活動帶來的痛苦;破裂后可防止袋膿,有助于加速傷口愈合。
分解痤瘡癰
精華粉刺性乳癰的概念與特點
粉刺性乳癰也即西醫(yī)的“漿細胞性乳腺炎”。是一種以乳腺導管擴張,漿細胞浸潤為病變基礎的慢性非細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發(fā)病,常有乳頭凹陷或溢液,初起腫塊多位于乳暈部,化膿潰破后膿中夾有脂質樣物質,易反復發(fā)作,形成瘺管,經久難愈,全身炎癥反應較輕。
要點 粉刺性乳癰的鑒別診斷
乳腺癌 粉刺性乳癰在急性炎癥期易與炎性乳腺癌相混淆。炎性乳腺癌多見于婦女妊娠期及哺乳期,乳房迅速增大,發(fā)熱,皮膚呈紅色或紫紅色,彌漫性腫大,無明顯腫塊,同側腋窩淋巴結明顯腫大,質硬固定,病變進展迅速,預后不良,甚至于發(fā)病數周后死亡。
乳暈部癰癤 粉刺性乳癰在急性期局部有紅腫熱痛等炎癥反應,常被誤診為乳暈部一般癰癤,根據素有乳頭凹陷,反復發(fā)作的炎癥,以及切開排膿時膿液中夾有粉渣樣或油脂樣物等特點,可與一般乳房部癰癤相鑒別。
導管內乳頭狀瘤 導管內乳頭狀瘤有乳頭溢液,呈血性及淡黃色液體,有時乳暈部觸到綠豆大圓形腫塊,易與粉刺性乳癰相混淆。但無乳頭凹陷畸形,乳孔無粉渣樣物排出,腫塊不會化膿。
乳房部瘺管 多為急性乳腺炎、乳房蜂窩織炎或乳房結核潰后形成,病變在乳房部,瘺管與乳孔多不相通,無乳頭凹陷畸形。
此外,還應注意與乳房結核、乳腺增生病及乳腺纖維瘤相鑒別。
細目 乳 漏
要點 乳漏的病因病機
乳房部漏管,多因乳癰、乳發(fā)失治,膿出不暢;或切開不當,損傷乳絡,乳汁從瘡口溢出,以致長期流膿、溢乳而形成;或因乳癆潰后,身體虛弱,日久不愈所致。
乳暈部漏管,多因乳頭內縮凹陷感染毒邪,或脂瘤染毒潰膿瘡口久不愈合而成。
要點 乳漏的外治法
腐蝕法 先用提膿祛腐藥,如八二丹或七三丹藥捻,外敷紅油膏。膿盡后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紅膏,必須使創(chuàng)面從基底部長起。
墊棉法 適用于瘡口漏乳不止和乳房部漏膿腐脫盡后,以促進瘡口愈合。
切開療法 適用于淺層漏管及腐蝕法失敗者。乳暈部乳漏手術的關鍵是切開通向乳頭孔的漏管或擴張的乳腺導管。切開后創(chuàng)面用藥同腐蝕法。
掛線療法 適用于深層漏管,常配合切開療法。
細目 乳 癖
要點 乳癖的概念與特點
乳癖是乳腺組織的既非炎癥也非腫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當于西醫(yī)的乳腺增生病。
其特點是單側或雙側乳房疼痛并出現腫塊,乳痛和腫塊與月經周期及情志變化密切相關。乳房腫塊大小不等,形態(tài)不一,邊界不清,質地不硬,活動度好。本病好發(fā)于25~45歲的中青年婦女,其發(fā)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是臨床上zui常見的乳房疾病。根據研究資料發(fā)現,本病有一定的癌變危險,尤其對伴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更應引起重視。
要點 乳癖的病因病機
由于情志不遂,憂郁不解,久郁傷肝,或受到精神刺激,急躁惱怒,可導致肝氣郁結,氣機阻滯,蘊結于乳房胃絡,乳絡經脈阻塞不通,不通則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氣郁久化熱,熱灼津液為痰,氣滯痰凝血瘀即可形成乳房腫塊。
因沖任失調,使氣血瘀滯,或陽虛痰濕內結,經脈阻塞,而致乳房結塊、疼痛、月經不調。
要點 乳癖的臨床表現
好發(fā)病年齡在25~45歲 (2012)。 城市婦女的發(fā)病率高于農村婦女。社會經濟地位高或受教育程度高、月經初潮年齡早、低經產狀況、初次懷孕年齡大、未授乳和絕經遲的婦女為本病的高發(fā)人群。
乳房疼痛以脹痛為主,也有刺痛或牽拉痛。疼痛常在月經前加劇,經后疼痛減輕,或疼痛隨情緒波動而變化,痛甚者不可觸碰,行走或活動時也有乳痛。
乳房腫塊可發(fā)生于單側或雙側,大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質地中等或質硬不堅,表面光滑或顆粒狀,活動度好,大多伴有壓痛。腫塊的大小不一,一般在1~2cm左右,大者可超過3cm。
形態(tài)??煞譃橐韵聰捣N類型。
片塊型 腫塊呈厚薄不等的片塊狀,圓盤狀或長圓形,數目不一,質地中等或有韌性,邊界清,活動度良好。
結節(jié)型 腫塊呈扁平或串珠狀結節(jié),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界欠清,質地中等或偏硬,活動度好。亦可見腫塊呈米?;蛏傲咏Y節(jié)。
混合型 有結節(jié)、條索、片塊、砂粒樣等多種形態(tài)腫塊混合存在者。
彌漫型 腫塊分布超過乳房三個象限以上者。
要點 乳癖的辨證論治
止痛與消塊是治療本病之要點。
辨證論治
內治
肝郁痰凝證
證候:多見于青壯年婦女。乳房腫塊隨喜怒消長,伴有胸悶脅脹,善郁易怒,失眠多夢,心煩口苦。苔薄黃,脈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結。
方藥:逍遙蔞貝散加減。
沖任失調證
證候:多見于中年婦女。乳房腫塊月經前加重,經后緩減。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經失調,量少色淡,或閉經。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調攝沖任
方藥:二仙湯合四物湯加減。
外治
中藥局部外敷于乳房腫塊外,多為輔助療法,如用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或桂麝散蓋貼;或以生白附子或鮮蟾蜍皮外敷,或用大黃粉以醋調敷。若對外用藥過敏者,應忌用之。
細目 乳 核
要點 乳核的特點與臨床表現
特點 乳核是發(fā)生在乳房部zui常見的良性腫瘤。相當于西醫(yī)的乳腺纖維腺瘤。其特點是好發(fā)于20~25歲青年婦女,乳中結核,形如丸卵,邊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動。歷代文獻將本病歸屬“乳癖”、“乳痞”、“乳中結核”的范疇。
臨床表現 多發(fā)于20~25歲女性,其次是15~20歲和25~30歲。
腫塊常單個發(fā)生,也可見多個在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同時或先后出現。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大多在0.5~5cm之間,邊界清楚,質地堅實,表面光滑,按之有硬橡皮球之彈性,活動度大,觸診常有滑脫感。腫塊一般無疼痛感,少數可有輕微脹痛,但與月經無關。一般生長緩慢,妊娠期可迅速增大,應排除惡變可能。
要點 乳核的辨證論治
單發(fā)纖維腺瘤以手術切除為宜,多發(fā)或復發(fā)性纖維腺瘤可試用中藥治療。
辨證論治
內治
肝氣郁結證
證候:腫塊較小,發(fā)展緩慢,不紅不熱,不覺疼痛,推之可移,伴胸悶嘆息。舌質正常,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結。
方藥:逍遙散加減。
血瘀痰凝證
證候:腫塊較大,堅硬木實,重墜不適,伴胸悶牽痛,煩悶急躁,或月經不調、痛經等。舌質暗紅,苔薄膩,脈弦滑或弦細。
治法:疏肝活血,化痰散結。
方藥:逍遙散合桃紅四物湯加山慈菇、海藻。月經不調兼以調攝沖任。
外治 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外貼,7天換藥1次。
細目 乳 巖
要點 乳巖的發(fā)病情況與特點
其特點是乳房部出現無痛、無熱、皮色不變而質地堅硬的腫塊,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頭溢血,晚期潰爛,凹如泛蓮。是女性zui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無生育史或無哺乳史的婦女;月經過早來潮或絕經期愈晚的婦女;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婦女,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男性乳腺癌較少發(fā)生。
要點 乳巖的臨床表現
可分為一般類型乳腺癌及特殊類型乳腺癌。發(fā)病年齡一般在40~60歲,絕經期婦女發(fā)病率相對較高。
一般類型乳腺癌
常為乳房內無痛腫塊,邊界不清,質地堅硬,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動,常與皮膚黏連,出現病灶中心酒窩征,個別可伴乳頭溢液。
后期隨著癌腫逐漸增大,產生不同程度疼痛,皮膚可呈橘皮樣水腫、變色;病變周圍可出現散在的小腫塊,狀如堆栗;乳頭內縮或抬高,偶可見到皮膚潰瘍。晚期,乳房腫塊潰爛,瘡口邊緣不整齊,中央凹陷似巖穴,有時外翻似菜花,時滲紫紅血水,惡臭難聞。癌腫轉移至腋下及鎖骨上時,可觸及散在、數目少、質硬無痛的腫物,以后漸大,互相黏連,融合成團,繼而出現形體消瘦,面色蒼白,憔悴等惡病質貌。
特殊類型乳腺癌
炎性癌 臨床少見,多發(fā)于青年婦女,半數發(fā)生在妊娠或哺乳期。起病急驟,乳房迅速增大,皮膚水腫、充血,發(fā)紅或紫紅色、發(fā)熱;但沒有明顯的腫塊可捫查到。轉移甚廣,對側乳房往往不久即被侵及。并很早出現腋窩部、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本病惡性程度極高,病程短促,常于一年內死亡。
濕疹樣癌 發(fā)病率約占女性乳腺癌的0.7%~3%。臨床表現像慢性濕瘡,乳頭和乳暈的皮膚發(fā)紅,輕度糜爛,有漿液滲出因而潮濕,有時覆蓋著黃褐色的鱗屑狀痂皮。病變的皮膚甚硬,與周圍分界清楚。多數患者感到奇癢,或有輕微灼痛。中期,數年后病變蔓延到乳暈以外皮膚,色紫而硬,乳頭凹陷。后期,潰后易于出血,乳頭蝕落,瘡口凹陷,邊緣堅硬,乳房內也可出現堅硬的腫塊。
要點 乳巖的辨證分型治療
早期診斷是乳巖治療的關鍵。
肝郁痰凝證
證候: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悶脅脹,或伴經前乳房作脹或少腹作脹。乳房部腫塊皮色不變,質硬而邊界不清。苔薄,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結。
方藥:shen效瓜蔞散合開郁散加減。
沖任失調證
證候:經事紊亂,素有經前期乳房脹痛。或婚后從未生育,或有多次流產史。乳房結塊堅硬。舌淡,苔薄,脈弦細。
治法:調攝沖任,理氣散結。
方藥:二仙湯合開郁散加減。
正虛毒熾證
證候:乳房腫塊擴大,潰后愈堅,滲流血水,不痛或劇痛。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或蒼白,飲食少進,心悸失眠。舌紫或有瘀斑,苔黃,脈弱無力。
治法:調補氣血,清熱解毒。
方藥:八珍湯加減。酌加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石見穿、露蜂房等清熱解毒之品。
氣血兩虧證
證候:多見于癌腫晚期或手術、放化療后,患者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或?白,頭暈目眩,神倦乏力,少氣懶言,術后切口皮瓣壞死糜爛,時流滲液,皮膚灰白,腐肉色暗不鮮。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補益氣血,寧心安神。
方藥:人參養(yǎng)榮湯加味 。
脾虛胃弱證
證候:手術或放化療后,食欲不振,神疲肢軟,惡心欲嘔,肢腫怠倦。
治法:健脾和胃。
方藥:參苓白術散或理中湯加減。
除以上幾種常見類型外,還可見到放化療后胃陰虛、口腔糜爛,牙齦出血等癥者,治宜清養(yǎng)胃陰,方用益胃湯加減。
要點 乳巖與乳癖、乳核的鑒別
乳癖 好發(fā)于30~45歲女性。 月經期乳房疼痛、脹大。有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狀或片塊狀腫塊,邊界不清,質地柔韌,常為雙側性。腫塊和皮膚不黏連。
乳核 多見于20~30歲的女性 ,腫塊多發(fā)生于一側,形如丸卵,表面堅實光滑,邊界清楚,活動度好,可推移。病程進展緩慢。
以上是關于2021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外科學考點:乳房疾病。更多關于2021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復習和資料,詳情關注昭昭醫(yī)考官網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欄目!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2.3MB 下載數2365 下載
10.3MB 下載數3652 下載
9.65MB 下載數2659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模式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