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2021鄉(xiāng)村全科助理醫(yī)師:腹股溝疝治療”的相關內容,相信參加過2021鄉(xiāng)村普通助理醫(yī)師考試的考生都在關注。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在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小編,這里我們將整理以下內容:
一、腹股溝疝的診斷、治療原則和轉診
1.腹股溝疝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腹股溝疝分為斜疝和直疝。斜疝最常見,男性,右側;直疝在老年人中很常見。有五種類型:可復性、不可復性、嵌頓性、絞窄性疝和滑動性疝。
(1)反射性疝:指躺著或用手推的類型,疝的內容物容易帶回到腹腔內。
(2)不可復性疝:腫塊不能完全恢復。
(3)嵌頓疝:當疝環(huán)狹窄,腹內壓力突然增大時,疝的內容物會強行擴張疝囊頸部進入疝囊,然后由于疝囊頸部的彈性收縮,內容物被卡住,無法接受。這種情況稱為嵌頓疝。腸嵌頓可導致急性機械性腸梗阻。需要注意的是腸管在疝環(huán)處容易受壓壞死。
(4)絞窄性疝:如果嵌頓不及時解除,腸管和腸系膜受壓程度增加,會使動脈血流減少,最終導致完全阻塞,稱為絞窄性疝。這時腸系膜動脈的搏動消失,腸壁逐漸失去光澤、彈性和蠕動能力,最后壞死發(fā)黑。
(5)滑動疝:少數(shù)疝病程較長。由于內容物持續(xù)進入疝囊時產生的下落力,囊頸部上方的腹膜逐漸被推向疝囊。尤其是后腹膜與髂窩區(qū)的后腹壁結合處極其疏松,更容易移位,使盲腸(包括闌尾)、乙狀結腸或膀胱下移,成為疝囊壁的一部分。這種疝叫滑動疝,也是不可復性疝。
2.斜疝和直疝的鑒別診斷:
(1)斜疝的發(fā)病年齡:多見于兒童和青壯年;直疝:多見于老年。
(2)突發(fā)性斜疝:突入腹股溝管,可進入陰囊;直疝:從直疝三角突出,不進入陰囊。
(3)疝塊形狀為斜疝:橢圓形或梨形,上部為蒂狀;直疝:半球形,基部較寬。
(4)接受疝塊后按壓深環(huán)斜疝:疝塊不再突出;直疝:疝塊仍可突出。
(5)外環(huán)指診斷斜疝:外環(huán)增大,咳嗽時有撞擊感。直疝:外環(huán)大小正常,無咳嗽撞擊感。
(6)精索與疝囊的關系斜疝: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精索在疝囊前方。
(7)疝囊頸部與腹壁下動脈的關系斜疝:疝囊頸部在腹壁下動脈外側;直疝:疝囊頸部在腹壁下動脈內。
(8)斜疝的嵌頓機會:較多;直疝:罕見。還需要伴有睪丸鞘膜積液、交通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隱睪、急性腸梗阻等。
二、治療原則
(1)非手術治療:盡量減少增加腹壓的動作,適合1歲以下兒童。不適合手術的兒童,或年老體弱有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可使用疝帶或疝卡。
(2)外科治療:適用于大多數(shù)腹股溝疝和腹疝。疝囊高位結扎適合兒童;疝囊高位結扎術和疝氣修補術適合成年人。
三、轉診需要手術治療;全身癥狀出現(xiàn);局部癥狀加重;腹股溝外出現(xiàn)癥狀。
【高級攻略】疝囊高位結扎適合兒童;疝氣高位結扎
【用知識點練習】
一、A1型選擇題
1.鑒別腹股溝斜疝或直疝最顯著的體征是
a.疝塊的形狀
b.疝塊是否進入疝囊
c.接受疝內容物后,按壓內環(huán)并增加腹壓,疝內容物是否出來
d.疝內容物的質地
e.單側或雙側型
和A2型選擇題針對1.70歲男性患者,左側腹股溝凸出半球形腫塊。不墜入陰囊的話應該診斷為
a.鞘膜積液
b.隱睪
c.股疝
d.斜疝
e.直疝
[知識點好練參考答案及分析]
1.A型選擇題1.c【答案分析】腹股溝疝和斜疝以疝發(fā)生的部位命名,腹股溝疝的突出部分為直疝三角;腹股溝斜疝從腹股溝管內口沿腹股溝管向體表突出。因此,當腹股溝管內環(huán)受壓堵塞時,斜疝不會突出,但直疝不會受到影響,因此區(qū)分直疝和斜疝是最有意義的標志。
二、A2型選擇題1.e【答案分析】直痰——從直痰三角突出,不離開陰囊;直接疝嵌頓很少見。
以上是關于“2021鄉(xiāng)村全科助理醫(yī)師:腹股溝疝治療”的文章由編輯,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收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文章隨時關注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2.3MB 下載數(shù)9695 下載
10.26MB 下載數(shù)6958 下載
9.36MB 下載數(shù)3647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