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45歲。平素身體虛弱,近日受風后出現(xiàn)汗出,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
根據(jù)以上材料,回1~2題。
1. 該患者應采取的治法是:
A.清熱化痰止咳
B.益氣宣肺散寒
C.養(yǎng)陰清肺利咽
D.解表散寒止咳
E.益氣固表止汗
2. 該患者治宜選用:
A.養(yǎng)陰清肺丸
B.銀翹解毒丸
C.雙黃連合劑
D.玉屏風散
E.板藍根顆粒
(3~4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44歲。平素怕冷,近期出現(xiàn)脘腹冷痛,得溫則減,喜溫喜按,嘔吐,大便稀溏,不欲飲食,手足不溫,舌淡苔白潤,脈沉細。
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3~4題。
3. 該患者應采取的治法是:
A.溫中和胃
B.益氣健脾
C.和胃止痛
D.溫中健脾
E.溫腎散寒
4. 該患者治宜選用:
A.四神丸
B.歸脾丸
C.附子理中丸
D.參苓白術丸
E.香砂
參考答案:
1.【答案】E。解析:(1) 該題考查的是鄉(xiāng)村全科-中成 藥應用-肺系病證常用中成 藥。(2) ① 根據(jù)患者受風后出現(xiàn)汗出,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的臨床表現(xiàn),辨證為表虛不固之自汗證。應益氣固表止汗(E對)。② 清熱化痰止咳(A錯)適用于痰熱咳嗽。③ 益氣宣肺散寒(B錯)與益氣固表止汗相比,后者更為全 面和準確。④ 養(yǎng)陰清肺利咽(C錯)適用于陰虛肺燥。⑤ 解表散寒止咳(D錯)適用于用于風寒束表、肺氣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故本題選E。
2.【答案】D。解析:(1) 該題考查的是鄉(xiāng)村全科-中成 藥應用-肺系病證常用中成 藥。(2) ① 根據(jù)患者受風后出現(xiàn)汗出,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的臨床表現(xiàn),辨證為表虛不固之自汗證,治宜選用玉屏風散(D對)。② 養(yǎng)陰清肺丸用于用于陰虛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A錯)。③ 銀翹解毒丸用于風熱感冒(B錯)。④ 雙黃連合劑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癥見發(fā)熱、咳嗽、咽痛(C錯)。⑤ 板藍根顆粒適用于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腮部腫脹;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見上述證候者(E錯)。故本題選D。
3.【答案】D。解析:(1) 該題考查的是鄉(xiāng)村全科-中成 藥應用-脾胃系病證常用中成 藥。(2) ① 根據(jù)患者脘腹冷痛,得溫則減,喜溫喜按,嘔吐,大便稀溏,不欲飲食,手足不溫,舌淡苔白潤,脈沉細的臨床表現(xiàn),辨證為脾胃虛寒泄瀉,治宜溫中健脾(D對)。② 溫中和胃適用于胃陽不足、濕阻氣滯所致的胃痛、痞滿(A錯)。③ 益氣健脾適用于脾氣虛證(B錯)。④ 和胃止痛適用于胃脘痛(C錯)。⑤ 溫腎散寒適用于腎陽虛證(E錯)。故本題選D。
4.【答案】C。解析:(1)該題考查的是鄉(xiāng)村全科-中成 藥應用-脾胃系病證常用中成 藥。(2) ① 根據(jù)患者脘腹冷痛,得溫則減,喜溫喜按,嘔吐,大便稀溏,不欲飲食,手足不溫,舌淡苔白潤,脈沉細的臨床表現(xiàn),辨證為脾胃虛寒泄瀉,治宜選用附子理中丸(C對)。② 四神丸適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泄瀉;保和丸用于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A錯)。③ 歸脾丸用于用于心脾兩虛證(B錯)。④ 參苓白術丸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D錯)。⑤ 香砂養(yǎng)胃丸用于胃陽不足、濕阻氣滯所致的胃痛、痞滿(E錯)。故本題選C。養(yǎng)胃丸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nèi)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2.3MB 下載數(shù)9695 下載
10.26MB 下載數(shù)6958 下載
9.36MB 下載數(shù)3647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